作為做菜「好幫手」,菜刀可以說是人們隨處可見的廚房用具。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人曾觀察過菜刀的外觀,它除了鋒利的刀刃以外,常常還有一個圓形的小孔,有時候在刀背上,有時候在刀身上。
這個小孔到底有什麼作用呢?難道只是為了方便人們把它掛起來嗎?答案肯定不止于此。
刀背上的小孔
絕大多數刀背上有小孔的刀都是用來砍肉、砍骨頭的刀。因為這些食材比較難切,人們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氣,因此刀具很容易損壞。而這個小孔的存在就可以起到分散應力的作用,在釋放壓力的同時也使刀背受力均勻,刀具不至于因為受力不均勻而「四分五裂」。
除此之外,這個小孔確實可以方便人們將刀具掛起來,起到一個瀝水的作用,也可以節省廚房空間,方便廚具擺放。
多孔刀
看過《中華小當家》的人可能會記得一個場景,小當家在做菜時使用了一個百穴菜刀贏得了比賽。生活中,我們也能見到刀背上有多個圓形凹槽的小刀。這類刀比起普通的刀來說,更利于我們切菜,處理食材。
經常做飯的人可能遇到一個難題,切菜時食材一直黏在刀上,十分影響做菜速度。而這種有凹槽的小刀使菜刀保持了透氣性,讓菜刀兩側的大氣壓保持平衡,不容易發生粘黏。現在,解決菜刀和食材粘黏的問題,會在菜刀上刻上螺紋或者其它圖案,既有藝術感,又便利了食客。
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菜刀還有這麼多背后的科學道理,你們做飯時不妨觀察一下家中的刀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