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喜鵲枝頭叫,好事要來到」,「燕子不進苦寒門」,「豬來窮,狗來富,貓來頂白布」等等。
動物與人類共存,這本身就是一種樂趣,沒有鳥類和野獸的陪伴,人類會顯得孤獨和孤獨。
今天我們就來聊聊「寧愿殺十條蛇,不殺一只壁虎」這句話。 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?
首先,不能殺死它。 因為在農村有這樣的規矩,壁虎進屋不僅不能打,連小孩想抓它玩都會被大人罵。
我當時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,但是看著大人嚴肅的表情,我就知道,要是擅自抓到,就得挨罰了。
多年后,家族中的一位長輩給出了解釋。 首先,壁虎的「避難」和「避災」諧音,都是吉祥之詞。
在農村,老一輩人會認為既然是家族的守護神,來了就一定要巡視。 如果魯莽地打或抓,家里就會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。 對我們小孩子來說,也許習以為常,覺得沒什麼,但在長輩眼里,只要是吉祥不吉利的事情,都是沒有商量余地的。
當然,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。 壁虎打不死還有一個原因,它是益蟲。
應該知道壁虎的主要食物是蜘蛛、飛蛾、蚊子和蟑螂,每一種都是非常討厭的害蟲。
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崇高精神,自然要優待壁虎,以前家里條件不是很好,家里有這瓶天然殺蟲劑,肯定是利大于弊。
而且,壁虎是夜行動物,只有晚上才會出來覓食。 白天,它們通常躲在壁櫥后面、柜子后面等陰暗的地方,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。 現在家里條件好了一些,有了現代的驅蟲手段,但是遇到壁虎,長輩們還是覺得無所謂,讓它們呆在家里,就是雙保險。
在農村,曾經有一些老話或者一些禁忌,雖然沒有科學依據,但是在很多農村家庭,如果家里有蛇、壁虎或者燕子窩,人們一直都和它們和平共處,沒有采取 照顧他們。 他們要麼開車要麼殺人。 這些動物有沒有進過你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