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睡覺時,空調開26度最好?大家都錯了!我也是才發現,這樣吹更加健康,快叮囑家人

gx 2021/09/07 檢舉 我要評論

空調溫度多少最適宜?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會說是26°。26°是人體最適合的環境溫度,正好處于一個不冷不熱的溫度裡,所以我們在家裡吹空調經常會選擇26°作為家裡的預設溫度。 但是我們在睡覺時,對環境的溫度會發生些許的變化,怎麼才能讓人體呆在一個省電又舒適的溫度下呢?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!

在白天的狀態下,空調開到24℃~27℃是最舒適的, 但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,空調再開26℃就不太合適了,因為在晚上的溫度是有一到三個不同降溫的體感。

天氣一熱,大家都離不開空調。而有很多人在開空調的時候,總是習慣將空調調到26℃,因為都認為這個溫度比較舒適,也比較省電。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。

在晚上10點~12點左右,人體在活動階段體溫是比較高的,空調設置26℃是十分舒適,但是到了晚上兩三點的時候,身體已進入睡眠狀態體溫也會下降一點,這時再開26℃就會感覺到冷了。

而到了淩晨4點~6點這個時間,我們就會感覺到冷得不行,所以晚上空調開26℃肯定是不適合睡覺的。

經過測試晚上睡覺的時候, 空調開到28℃是最舒適的也是最省電的,因為這個溫度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,就算睡著了沒有蓋被子也不會著涼和得空調病,所以在晚上開28℃是最適宜的。

同樣開空調,為什麼開28℃更省電?

大家都知道,空調溫度調得越低,耗電量就越多,製冷時溫度設定每高1℃,至少可省電10%以上,而我們人體幾乎察覺不到這微小的差別。

另外還有一個省電的方法就是定時功能,一般在睡覺的時候「定時」兩三個小時即可。如果實在怕熱,晚上睡覺時還可以將空調設定為「睡眠」狀態,還可以達到20%的省電效果哦。

空調時開時關最耗電

空調不要頻繁開關,耗電還容易造成損壞。

正確的做法是:

開機時將空調設置到高冷狀態,以最快達到降溫目的,當溫度適宜時,改中、低風,以減少能耗。

待在空調房裡雖然涼爽,但待的時間太久也是會出現一些問題的。

比如鼻塞、流鼻涕、喉嚨幹癢、關節酸痛以及頭暈、頭痛、食欲不振、全身乏力等症狀,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空調病。

「空調病」並不是一個醫學上的名稱,而是社會學診斷的病名,泛指由空調引發的疾病。

為什麼會出現空調病?

一、空氣乾燥

空調吹的風濕度較低,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,會散失大量水分,進而會出現皮膚乾燥發癢、眼睛乾澀等情況。

二、冷熱刺激

室內外溫差過大,頻繁出入會造成人體的生物節律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,如毛孔、毛細血管遇冷收縮而導致流鼻涕、感冒;毛孔不能及時打開,出現中暑或喉嚨痛、鼻塞等。

三、微生物滋生

空調內部葉片和濾網,非常容易堆積灰塵、滋生細菌霉菌蟎蟲。這些細菌霉菌蟎蟲會主要攻擊鼻腔、咽喉和皮膚,非常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,以及誘發自身疾病(哮喘、鼻炎、皮炎等)。

總的來說,在家開空調不要貪涼,也不要一味追求低溫度,要找到合適自己的溫度。夜晚睡覺時記得將溫度往上調一度,不僅省錢還不會容易感冒哦!除了空調之外,大家還有什麼其他的降暑方法嗎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。
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